來源:周道客戶端
2021-04-11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楊光林
在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中,項城市取締“散亂污”企業420家,去年空氣優良天數283天,綜合指數位居周口市第一;集中開展全域清河行動,治理河道320公里;實施長虹運河綜合治理,生態修復面積500多公頃;推進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有效修復土地512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正在成為主旋律,天藍、水清、景美的項城景象已經顯現。
全長28公里的內河水系綜合整治平穩推進,沙潁河水引入中心城區。實施吉祥湖、如意湖人工工程,城市綠化率達34.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06平方米。開展汾泉河國家濕地公園、菱角湖濕地公園生態修復工程,城市環境更加優美。
根據財政支持污染防治攻堅戰投入統計,截至2020年底,項城市對212個污染治理項目累計投入各類生態保護和治理資金20多億元。
一系列生態修復、生態治理工程的實施,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深入人心,環保隊伍忠于職守、嚴格執法,大大促進了項城空氣質量持續好轉,一組數據最能說明問題——
2018年,PM10均值為102微克/立方米;PM2.5均值為52微克/立方米;
2019年,PM10均值為97微克/立方米,同比削減4.9%;PM2.5均值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削減5.8%;
2020年,PM10均值為82微克/立方米,同比削減15.5%;PM2.5均值為46微克/立方米,同比削減6.1%,空氣優良天數同比增加53天,空氣質量在周口市名列前矛。
項城執行最嚴格的生態資源保護制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清單“三線一單”。持續抓好中央、省、周口市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深入開展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圍繞工業大氣污染治理,連續開展了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工業爐窯污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鍋爐綜合整治、鑄造行業污染治理等6個專項行動,近年來項城市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明顯減少。
項城加快推進“四水同治”,全部村、社區小微水體全部納入河長制管理,劃定14個“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主要河道黑臭水體得到有效治理,市域8個河流考核斷面達標率73.6%,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9.5%。實施長虹運河綜合整治,生態修復面積500公頃,項城的母親河芳容再現。
項城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嚴格管控畜禽養殖、廢水、涉鎘重金屬企業污染,保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有效管控土壤污染,監測評估和修復重點監管企業、疑似污染地塊區域及產業集聚區周邊36個點位,規范整治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場所。以“六村共建”為載體,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有效解決垃圾圍村、污水亂排等問題,努力實現項城天更藍、水更清、城更凈、地更綠。
今年年初,項城市委全會和人代會確定了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戰略定位:“三城兩高地一家園”。明確提出,綠色發展,打造生態文明建設高地。
項城市負責人表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生態系統建設,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營造天藍、地綠、水清、氣爽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新家園。
[責任編輯:趙文琪]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