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道客戶端
2021-03-08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徐松 通訊員 張連民
3月7日,鄲城縣中心醫院(原鄲城二院)手術室迎來一位特殊的患者。他叫寇文明,是一位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為新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老革命。寇文明今年90歲,五天前行走時不慎摔倒,右髖部著地。當即感到疼痛,局部漸腫脹,活動受限,不能站立行走。家人送他到鄲城縣中心醫院(原二院)檢查,被診斷為右股骨頸骨折,收入骨科住院治療。
醫院領導高度重視,當即指示組織骨科、麻醉科等相關科室專家成立治療組,全力救治革命功臣。做心電圖檢查后,結果顯示老人快速性心房顫動,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需暫行保守治療,待病情穩定后,再擇期手術治療。寇文明老人了解情況后,迫切要求醫務人員早日為他做手術,以減輕痛苦。其家人也不忍心看著老人受罪,強烈要求手術治療,表示愿承擔一切后果。醫院治療組經進一步會診和討論,決定執行老人和家屬的意愿,這給主管醫生和麻醉醫生出了一道難題。
90歲高齡的老人合并有快速性心房顫動,手術治療存在極大風險,保守治療對醫生來說沒有風險,但對患者來說痛苦更大,以后生活毫無質量可言,或可引發肺炎、褥瘡等一系列的致命并發癥。為讓患者今后有良好的生活質量,治療組以骨二科主任于俊奇牽頭組織有關科室進行會診,做了充分的術前討論,評估手術風險,決定為老人實施全髖關節置換術,讓革命功臣有個更幸福的晚年。針對老人的身體狀況,治療組認真準備,制訂了詳細周密的手術治療方案和多種情況下突發應急預案。
手術開始不久,還是發生了緊急情況,患者血壓下降,心率高達150次每分。麻醉醫生張連民和謝紅振立即給患者注射藥物,很快使患者的心率和血壓恢復到正常范圍。他們堅守在老人身邊,時刻關注老人病情變化,適時調整藥物,與醫護團隊通力合作。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緊張工作,手術順利完成,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平穩。術后,在醫護人員精心治療和護理下,患者逐漸康復,精神一天比一天好。陪同家屬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感激地對醫護人員說:“你們冒著恁大的風險做手術,不僅醫療水平高,更說明了你們有一顆為患者著想的仁心。謝謝你們!”于俊奇主任回答說:“老人家為新中國多次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 不怕冒生命危險。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醫生,要銘記歷史,不怕擔風險,敢于為群眾健康擔當重任,用實際行動向人民、向老革命家交一份滿意答卷。”②8
[責任編輯:牛勇威]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