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解甲歸田葆忠誠——訪沈丘籍抗美援朝參戰老戰士盧興文

來源:周口晚報

作者:

2020-10-21

□記者 陳永團 彭慧 文/圖

人物檔案:盧興文,出生于1930年8月,1952年9月參軍入伍,同年入朝作戰,先后榮獲三等功兩次,1953年6月入黨,并獲得中國、朝鮮頒發的抗美援朝紀念章各一枚。

參軍入伍抗美援朝

暮秋,細雨,微涼。

10月14日,蒙蒙細雨中,在沈丘縣退伍軍人事務局何聰股長及紙店鎮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一行來到盧興文的家中。三間紅磚屋,四周墻壁斑駁,門框玻璃脫落,但小院卻收拾得整潔有序。

1930年出生的盧興文,是一名在沈丘縣紙店鎮盧寨行政村盧腰莊生活了幾十年的普通農民,卻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經歷:他是當年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尖刀兵,參加過馬嵖山陣地戰等戰役,在九死一生的戰場上,他幸運地活下來了,還因作戰勇敢榮立了三等功。

記者的到來讓老人非常激動,他拄著拐杖堅持要自己走出屋。

“老人家,老兵是寶,老兵是財富,您上過朝鮮戰場,是個了不起的英雄!”

朝鮮,英雄……老人聽到這幾個字眼,身體有些抖動,眼里現出了一抹亮光。

“我可配不上這樣的稱呼,我就是一個老兵”。

“我是志愿軍40軍354團炮二連的戰士,是尖刀連的兵。”老人記憶的閘門被漸漸打開。

1952年9月,抗美援朝戰役激戰正酣,部隊大量招兵。當年20歲出頭的盧興文正是熱血方剛的年齡,他積極響應號召參軍入伍。“走的那天,先是乘車到縣里集合、換裝,又到周口統一坐車,幾百口人經過幾天幾夜行程,趕到遼寧沈陽軍部。”當年的場景讓90歲的老人記憶猶新。

盧興文和其他新兵從沈陽進入遼東半島,進行緊張的軍事訓練。1952年的一天深夜,一輛輛草綠色的軍車滿載著士兵,借著月色悄悄穿越中朝邊境,直奔被收復的平壤,盧興文和戰友們唱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踏上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征程。出發前,他遞交了遺書,將姓名、部隊番號寫好,縫在內衣夾層里,心無牽掛,心情異常興奮。

老人回憶,到達平壤后,到處是倒塌的房屋,一片廢墟。些許光亮的夜色里,空氣中充滿著硝煙的味道,遠處傳來隆隆炮聲,被炮彈轟炸后的坑洼廣場上,數萬名志愿軍悄無聲息接受檢閱,要求部隊與朝鮮人民軍聯手,誓死保衛東西海岸,防止“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實施兩棲登陸反撲,伺機配合大軍進行大反攻……

熱血戰場英勇頑強

由于盧興文他們是新兵,當時作為補充兵員等待上戰場。幾天后,上戰場的機會終于來了,由于前方戰勢緊張,前沿陣地不斷有傷員和戰士們的遺體抬下來。戰爭到最激烈的時候,一個班甚至犧牲五六名戰士,在這種背景下,老人和其他新戰士走上了戰場。

這場戰爭讓盧興文刻骨銘心。當時戰場是在一個叫馬嵖山(因)的地帶,這是一場陣地戰,作為尖刀連的一員,他主動請纓擔任“瞭望員”,這個崗位十分危險,敵人有專業狙擊手,只要我方稍微暴露目標,隨時就有被狙殺的可能,盧興文的任務就是在打仗的間隙觀察敵方情況,一旦有敵人進攻,他會第一時間敲響鐘聲,通知戰友們做好戰斗準備。

任務看似簡單卻危險重重。在最初幾天的陣地戰中,面對敵人的進攻,盧興文和戰友們堅守陣地,與敵人展開激烈槍戰,打退敵人多次進攻。“我們當時使用的步槍有效射程是1000米,為了節省子彈,更多消滅敵人,我們都是等敵人走近了再放槍。”老人回憶,在此次戰斗中,敵方經常使用炮火轟炸壓制我軍,有時候還利用“步坦一體”進攻,在幾十輛坦克的掩護下悄悄逼近我方陣地。

由于盧興文和戰友們的英勇無畏,敵軍的多輛坦克被打得陷入泥地里動彈不得,戰斗力頓時大減。在這場戰役中,老人的戰友中一名姓金的四川籍老兵發揚不怕犧牲的精神,沖出陣地利用炸藥連續炸毀幾輛敵軍坦克,后榮立一等功,獲得“反坦克英雄”的榮譽稱號。

戰役結束后,因盧興文作戰英勇、沖鋒陷陣,榮立戰時三等功一次,同時火線入黨。  

1953年7月27日,“聯合國軍”終于低下頭,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字,戰爭結束。  

戰爭結束并不意味著和平到來,盧興文和戰友們仍留在朝鮮,幫助修路、修戰壕、巡邏邊境,直到1957年5月回國。

回國后,部隊駐守遼寧沈陽,盧興文又立即投身到部隊營建工作中,因工作成績突出,再次榮立三等功一次。

正當盧興文在部隊如魚得水時,老家來信說其母親年紀大了,眼睛突然瞎了,思母心切的盧興文不得不立刻提出復原回家的請求。因為盧興文參軍前,大他10歲的大哥已經犧牲在山東抗日戰場上,他要替大哥回家盡孝。

解甲歸田不忘初心

苦痛祗教心底涌,榮光不與外人宣。    

復原回到老家后,因戰功在身,老人在縣、鄉工作過一段時間,后來主動要求回家務農。從戰斗功臣到一名普通莊稼漢,盧興文老人無怨無悔、任勞任怨,他很少給身邊的人講述自己的戰斗故事,村民們僅知道他是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

舍生忘死立戰功,不忘初心葆忠誠。多年來,老人始終沒有忘記那段軍旅生活,他情系家國情懷,先后把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個孫子送到部隊,子孫們在部隊修身立德、淬火成鋼均立功受獎,特別是大孫子盧攀,從小受到爺爺和父輩的熏陶,參軍入伍后還參加了抗洪救災等重大軍事活動。老人的小兒子盧永新,雖然未去當兵,在老人的嚴格教導下如今成長為一名大學教授。

轉瞬到了中午,記者的訪談仍意猶未盡。    

盧興文的女兒去屋里尋找老人珍藏多年的寶貝——軍功章和證書,但卻沒有找到。老人“俏皮”地說:“你們不知道地方,被我藏起來了。”隨后他進屋找到一個小包,在大家的見證下慢慢打開,映入眼簾的是三等功軍章、參戰紀念章等證件、證書。其中一枚顯眼的和平鴿印章為銅質,外形呈五角星狀,上方書有“和平萬歲”,中間主圖是一只和平鴿,四周是紅色烤漆,背面鑄有“抗美援朝紀念 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贈”,還有一枚志愿軍肖像為背景的紀念章,盡管過去了近70年,這幾枚紀念章依然保存完好。家人敘述道,老人原來健康良好,前段出了一場車禍后身體大不如前,但是這個包老人一直自己珍藏著,誰保管都不放心。

聽說記者要為他照相,老人立即要求家人為他換身干凈的衣服,認真把軍功章、獎章一一戴在身上,雙腿合攏,努力地挺直上身,對著鏡頭打了一個標準的敬禮(如圖)。  

每思馬革沙場裹,青史丹書衛國篇。輕輕撫摸身上佩戴的軍功章,老人的眼睛濕潤了。他的內心深處,勾起了太多戰場上的回憶和戰友間生死別離的場景。  

那是盧興文一生中的高光時刻,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他埋進了記憶深處。除了這些勛章和證書,在人們眼中,他只是一個躬耕鄉野的莊稼漢,一個大公無私的老兵。

這些身份,似乎都和英雄二字無關。

這些身份,卻又是一個英雄的底色。

告別盧興文老人,記者踏上了返程的路。剛剛修建的一條高鐵靜臥在村莊的田地里,回想著農家小院這名堅強的九旬老兵,一種難以言表的情感涌上心頭,記者的眼眶濕潤了。

致敬英雄!致敬老兵!③7

[責任編輯:馬玲]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周口24小時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把j桶进女的屁股的动态| 456在线视频| 成年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网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视频| 免费夜色污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男女大片在线播放| 狠狠噜狠狠狠狠丁香五月| 和阿同居的日子hd中字| 麻豆md传媒md00中国|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 校园春色亚洲欧美| 亚洲欧洲第一页| 特黄特色一级特色大片中文| 卡一卡二卡三专区免费看| 裙子底下真空h揉搓小雪|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18禁男女爽爽爽午夜网站免费| 坐公交车弄了2个小时小视频| 一个人看的www日本高清视频| 成年人性生活视频|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欧美综合人人做人人爱|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啊灬啊灬用力灬再用力岳| 色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人与禽zoz0性伦多活几年| 91免费播放人人爽人人快乐| 国产真实强被迫伦姧女在线观看| 4虎1515hh永久免费| 国内精品在线视频| aaaa级毛片|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免费视频 |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黄书| 扒开粉嫩的小缝喷出水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