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口日報
2020-03-13
本報訊(記者 張猛)3月3日,西華縣委書記林鴻嘉主持召開全縣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西華工作會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安排部署2020年森林西華生態建設工作。縣領導田慶杰、程維崢、陳秉生、毛茹等出席會議,各鄉鎮辦黨政正職和縣直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林鴻嘉指出,抓國土綠化就是抓生態西華建設,必須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工作要求,明確“全面開花、大幅增綠,優化結構、提升質量,拓展功能、增加效益”目標要求,既要提速度、擴總量,又要調結構、增效益。要創新機制,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經營、社會參與”原則,實現經營管理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要強化擔當,深刻汲取安徽阜陽市委書記李平擅自違規在綠化方面搞形式主義問題的教訓,深刻警醒、引以為戒,不做毀林毀綠的事情,不喊形式主義特征的口號,不提突出某些名貴樹種的要求,用黨紀國法筑牢國土綠化“兩條紅線”。
林鴻嘉強調,抓國土綠化就是抓宜居西華建設,必須突出“五化”這一工作重點。一是平原林網化方面,要立足于保障糧食安全,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完善和提升農田防護林體系;二是城市園林化方面,要科學布局城市公園和游園,與城區面積相適應,與棚戶區舊城區改造確保土地及時供應相銜接,構建宜居適度的生態空間,確保城區土地及時出讓的底線和城市化財政增收空間需求;三是鄉村林果化方面,要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相結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大規模、做優品質;四是廊道林蔭化方面,要立足于加快構建生態網絡、提升整體景觀形象,推動廊道綠化向多彩、美化升級;五是庭院花園化方面,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創建活動,推進綠色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農家,拓展綠化空間,增添綠色景觀效果。
林鴻嘉強調,抓國土綠化就是抓創業西華建設,必須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這一必由之路。要依托現有林果資源,在提升第一產業效益和競爭力的同時,帶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形成生態產業鏈條和生態經濟體系,走出一條依靠特色林果業帶動鄉域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要算好“綠色賬”,走好“綠色路”,打好“綠色牌”,通過打造優美宜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清澈水質等生態產品的更高需求和對山清水秀、綠樹成蔭生態環境的更大期待。
林鴻嘉強調,抓國土綠化就是抓魅力西華建設,必須做好“以綠蔭城”這一時代新篇。要圍繞“以綠蔭城、以水潤城”,做好“城區綠化”和“鄉村綠化”兩篇文章。在城區,要強力推進“五河五湖潤媧城”大水系格局形成,把濱河公園變成貫穿媧城大地的綠色項鏈,把濱湖生態公園和公園游園變成遍布城區的綠色寶石,讓現有水、林、路、橋變成有歷史記憶、有地域特色、有游子鄉愁的生態之城、宜居之城、美麗之城。在農村,要下好生態棋、打好綠色牌、做好水文章,把國土綠化與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工作相結合,全面激活鄉村“沉睡”資源,著力打造一批特色小鎮和生態村、民俗村。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生態文明建設,不斷開創國土綠化工作新局面,為建設“生態西華、宜居西華、創業西華、魅力西華”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縣委副書記、縣長田慶杰要求,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從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格局審視國土綠化工作;要強力推進國土綠化提速行動,用更實舉措、更高標準、更大力度加快森林西華建設;要創新造林綠化體制機制,以科學規劃、創新機制、有效措施提升國土綠化水平;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國土綠化,以扎實舉措、務實作風,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西華開花結果,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西華成為生動實踐。
會上,縣委常委陳秉生宣讀了《西華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西華縣2020年度創建省級森林城市暨國土綠化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紅花鎮、黃橋鄉、華泰辦事處主要負責人分別作了典型發言;各鄉(鎮、辦)及縣直有關單位負責人遞交了《2020年度森林西華生態建設目標責任書》。
[責任編輯:王松濤]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