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周口客戶端
2020-03-10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宋風
在“歡迎河南醫療隊”的呼聲中,周口港區醫院醫療隊到達武漢后,直奔臨床一線,投入到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和護理工作中。近日,記者與醫療隊長賀志勇連線,了解醫療隊抵達武漢后的工作狀態。
醫療隊員進入病區前全副武裝
3月3日,周口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慷慨出征,這支醫療隊由周口港區醫院8位醫護人員組成,當晚抵達武漢,經過幾個小時的培訓,對專業防護流程進行了優化。第二天,周口港區醫院醫療隊正式進駐武漢商職醫院,當天下午開展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和護理工作。
武漢商職醫院目前收治80多名輕癥或核酸檢測結果為陽轉陰的病人,周口港區醫療隊負責三樓病區,該樓層有2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進駐病區后,醫療隊首先給病人們開了一個“病友會”。醫療隊員向患者們做了自我介紹,和他們進行深入溝通,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態和心理情況。在溝通中,醫療隊發現,患者住院期間,焦慮情緒比較普遍,他們擔心自己的身體恢復狀況,以及陽轉陰后是否會復發。賀志勇告訴記者,之所以要開“病友會”,就是要掌握患者們的情況,看看他們的情緒反應,通過分類談話,打消他們的顧慮。
賀志勇為患者采鼻咽試紙
賀志勇說:“因為從2月14日起,港區醫院就開始對援鄂醫療隊員展開了培訓,經過這段時間的準備,醫療隊對三級防護的工作流程已經比較熟練,所以能夠很快進入工作角色。”由于武漢新冠肺長期以來缺乏醫護人員,訓練有素的港區醫療隊快速進駐,為病區帶來新的氣象,醫療隊員們根據國家衛建委發布的新冠肺炎第七版診療方案,對患者們進行診治的同時,實時認真觀察他們病情變化,了解他們的需求,為患者排憂解難。賀志勇告訴記者,港區醫院醫療隊進入病區后,很快就取得了患者們的信任,患者們說,從來沒見過像河南隊一樣,業務能力好、對患者又這么親切的。
根據工作需要,醫務人員每天進出病區時要按照三級防護標準,進行“全副武裝”。穿上全套防護用品需要耗時20分鐘,脫時需要半個小時,在工作過程中,為了避免暴露不能喝水或是上廁所。賀志勇在穿戴防護用品的時候,額外加了一條紙尿褲。他說:“穿紙尿褲并不是為了防止憋尿,而是因為防護服不透氣,工作時身上會一直出汗,汗水可以順著上身,流到紙尿褲里,身上會好受一些。六個小時的工作,我深感不易,全身濕透,汗流浹背,紙尿褲內外濕透,護目鏡起霧如春雨般,只有通過護目鏡中流落的水印,才能查看病區的情況。別說病區的忙碌,就是穿上這身戰袍就令人缺氧、疲憊,只有經過親身體驗,才能真正明白戰斗在武漢的同仁們的不易。 ”
脫下護具后,賀志勇滿面倦容
高強度、全封閉的工作狀態帶來的疲憊,是醫療隊每位隊員的日常,每次下班時,隊員們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出汗的同時,不能及時補充水分,導致身體虛脫,還有兩名女隊員臉上起了濕疹。下班后,隊員們回到各自房間,進行自我隔離,由當地工作人員為他們配送食物。由于飲食習慣的差異,8位醫療隊員全部“上火”,臨行前婦科主任劉景斌塞進他們行李中的100盒六神丸,起初并不被隊員們重視,此時卻成為隊員們“去火”良藥。
賀志勇告訴記者,身臨其境體會武漢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辛苦疲憊的同時,他們也深切感受到了武漢人對援鄂醫務人員的尊重。醫療隊到達商職醫院時,“歡迎河南醫療隊”的呼聲此起彼伏,醫療隊員們每次下班走出醫院回宿舍的途中,當地的防控工作人員就會主動上前幫助隊員提著隨身物品,把隊員們送回住處房間門口,然后放下行李,向醫療隊員敬個禮就走。由于防控需要,雙方不會有過多的交流,對方的舉動也足以令醫療隊員們感受到當地人的熱情好客,以及對醫務人員的尊重。
醫療隊員們在抗疫一線度過“三八”婦女節
雖然出發時醫療隊員們個個都是義無反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賀志勇逐漸感受到了內心的煎熬。他認為,自己作為醫院院長,同時也是醫療隊長,帶著7名隊員來到武漢,若是有一人被感染,對于他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賀志勇告訴記者,目前醫療隊員們的狀態樂觀,斗志昂揚,他希望在治病救人,圓滿完成任務的同時,帶領隊員們健康平安地回到周口。(圖片由周口港區醫院院長、周口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長賀志勇提供)
[責任編輯:王松濤]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