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口日報
2019-12-17
陳樹棠,1925年生,天津市塘沽區(今天津市濱海新區)人。他出身貧寒,幼時受盡凌辱。因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欺壓,逃到東北做苦役。1945年9月參軍,在冀熱遼東軍區第16軍分區挺進東北的先頭部隊第21旅61團3營8連(1946年1月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隊8師22團3營8連)當戰士。
1946年,陳樹棠在四平、通化保衛戰中作戰英勇,先后兩次被評為“戰斗模范”。11月5日,國民黨軍隊第30師向我通化地區進犯。陳樹棠所在8連當時駐守在二道江,連長命令他帶小炮配合3排9班,堅守仙人洞前沿陣地。在小炮的配合下,擊退敵人三次沖鋒。這次戰斗后,陳樹棠被選為全營第一名戰斗模范,并被提升為小炮班副班長,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7年3月,“三保臨江”戰役中收復輝南縣城的戰斗打響了。在這次戰斗中,身為炮兵的陳樹棠從敵人手中奪得1支步槍和1枚手榴彈,只身沖進據點,俘敵61人,繳獲槍炮48件,榮立特等功,縱隊領導機關授予他“獨膽英雄”稱號和紅星戰斗英雄獎章。
同年5月,陳樹棠率部參加清原縣草市阻擊戰,他率領一個班堅守一家油房西南山陣地,打退國民黨軍增援部隊多次進攻。夜間又帶領3名戰士突入國民黨軍陣地,出其不意,殺傷敵數十人,俘敵53人,繳獲60毫米迫擊炮、機槍、步槍、沖鋒槍等32件,立特等功,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授予他“毛澤東獎章”,并被提升為副排長。
6月27日,在四平外圍戰中,陳樹棠帶領一個班搶占八棵樹南山366高地,并接連打退國民黨軍增援部隊一個營的七次猛烈進攻,腹部受重傷,仍頑強作戰。在陣地將被突破的危急時刻,為掩護戰友撤退,毅然拉響手榴彈,與突入陣地的國民黨軍士兵同歸于盡,壯烈犧牲,年僅22歲。
為紀念這位年輕的“獨膽英雄”,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領導機關命名他生前所在排為“樹棠排”,在全區開展了創“陳樹棠式戰斗英雄”活動。遼寧省人民政府將366高地命名為“樹棠山”。
(據新華社天津電)
[責任編輯:袁甜甜]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