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周口客戶端
2019-02-10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李瑞才 通訊員 胡洪濤 孫廣合
春節是居家團圓的好日子,但對鹿邑縣生鐵冢鎮褚固堆村77歲的孫永蘭老人等一些困難群體來說,春節同時也是一個難挨的坎兒,好在有村“兩委”和眾鄉鄰,在他們的共同幫扶下,讓獨自供養三個孫子孫女的孫永蘭老人度過了一個溫暖的新春佳節。
“咱村里77歲的孫永蘭老人,兒子病故兒媳改嫁,老太太自己養活三個孩子不容易,大家幫幫她吧。”今年大年初一一大早,生鐵冢鎮褚固堆村的微信群里就熱鬧起來了。短短一天多時間,全村村民就為孫永蘭老人捐了6000多元善款。這個春節,褚固堆村被暖暖的愛心包圍著。
記者了解到,募捐號召當天,打工回村的劉杰第一個捐出了300元的愛心紅包,緊接著,微信群里就來了一陣紅包雨。10元、30元、50元的紅包讓發起人劉超威應接不暇,群成員沒有一人惡意哄搶。截止大年初二中午,這場由村民志愿發起的愛心募捐活動,已收到善款6000多元。 “我們幾位群主和大家一起商議,準備將今后募捐的紅包進荇集中管理,成立微信幫扶基金,幫助村里其他的困難家庭。”發起人劉超威說。
據該村黨支部書記劉成舉介紹,建檔立卡貧困戶孫永蘭今年77歲,丈夫、兒子病故,兒媳改嫁,大孫女讀高三,今年面臨高考,二孫女讀初中一年級,兩人的學習成績都很好,老太太唯一的孫子今年12歲,患有精神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目前三人均跟著孫永蘭老人一起生活。當劉成舉和發起人劉超威等人把6000多元愛心款交到孫永蘭老人手里時,老人流著淚水哽咽得說不出來話,兩個懂事的孫女也淚流滿面:“謝謝父老鄉親,我們學業有成后一定要報答父老鄉親,學會感恩,不忘救助之情。”
“村民自發幫助孫永蘭一家,彰顯了父老鄉親互幫互助血濃于水的親情,是鄉風文明的體現。”帶頭捐款200元的劉成舉說,本來只是村民閑著沒事拉家常的微信群,成了愛心捐助的重要平臺,他覺得這樣的做法非常好,今后會持續開展下去。
[責任編輯:李碩]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