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李瑞才 通訊員 劉磊
自去年6月鹿邑縣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雙創”示范基地后,鹿邑縣緊抓這一歷史機遇,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持把創新當核心,以人才為驅動,以聚集高端創新人才為重點,培訓創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為核心,通過與企業聯手做好創業培訓和技能培訓等手段,持續完善創新創業生態,建設創新創業平臺,為 “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提供全面的人才服務保障,全力打造鹿邑創新創業新高地。
搭好臺子再唱戲。據縣人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鹿邑縣為唱好“雙創”大戲,把人才作為戲臺的一根頂梁柱,本著以創新機制激發活力、分層分類科學精準為基本原則,抓住人才流動機遇期,研究制定了《鹿邑縣返鄉農民工創業及再就業扶持政策(110條)》和《河南省鹿邑縣高端雙創人才及團隊引進培育管理辦法》,為“雙創”人才的引進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擁有核心技術和重要科技成果的返鄉專業技術人才及團隊進行重點資助,對一般返鄉就業創業人才采取普惠制資助,通過舉辦“美麗家鄉”“老子拜祭大典”等活動,吸引外出人才回鄉祭祖考察和觀光旅游,深入了解鹿邑經濟發展情況和就業創業環境,激發返鄉發展的熱情。
堅持把做好創業培訓和技能培訓當作搭好臺子的另一根重要支柱。鹿邑縣圍繞本地產業發展需要,規劃建設了創業技能實訓中心,聘請行業專家、從事農村電子商務的專業人士現身授課。并積極開展“技能下鄉”活動,對就業困難人員走村入戶開展技能培訓,目前已為3029人提供免費的技能培訓服務,幫助2848人成功就業。同時,深化返鄉農民創業培訓,深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農村青年創業致富‘領頭雁’”、“農產品經紀人”、“鄉村旅游”、定向技能培訓等計劃,提高培訓精準性。探索“課堂培訓+創業實訓”、“技能培訓+基地實訓”等模式,推廣“互聯網+”創業培訓,提高培訓有效性和多樣性。建立由企業家、投資人、專家學者、政府官員、返鄉人員創業帶頭人等構成的創業導師團隊,開展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目前鹿邑縣導師培訓團隊由人員4人,從2016年至今。共開展技能培訓25次,培訓3029人,開展創業培訓43次,培訓人數1944人。有效的推動了鹿邑縣“雙創”人才的增長。
“先試先行,容錯免責”是縣委、縣政府給予“雙創”示范基地的特權……該負責人表示,除了這些,鹿邑縣還規劃建設了鹿邑縣職業技術學院,增強本縣的人才造血能力是搭好“雙創”戲臺的另一支柱,為培育具技術型高素質人才,實現在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無縫對接,為鹿邑縣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目前,該項目正在抓緊施工中,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另外,堅持與優勢企業聯合,是鹿邑縣培養人才的另一重要舉措。為積極推動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區域創新創業體系建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集聚各類人才返鄉創新創業發展,鹿邑縣與上海匠心玉文化傳承中心達成了合作協議,采取定向委培的方式,為鹿邑縣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全力打造出一個帶有鹿邑特色的“雙創”新模式。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