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竇娜 通訊員 馬娜 白潔茹
今年來,川匯區人民檢察院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自身反腐敗工作,認真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針對運用“第一種形態”不充分的問題加以整改,在落實“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在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的常態中讓廉政教育、監督檢查無處不在,有效預防了干警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黨風廉政和紀律作風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善抓廉政教育筑牢“第一道防線”。在“四種形態”中,“第一種形態”強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該院通過關口前移,注重廉政教育,使干警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拉起、筑牢防止黨員干警犯錯誤的第一道防線。一是精準把握節點開展廉政教育。今年來,該院在元旦、春節、五一等重大節日期間,及時組織全院干警認真學習省、市檢察院和區委有關加強節日期間紀律作風建設的各項通知精神,提醒干警自覺防范各種廉政風險。加強任前、崗前廉政教育,上半年該院紀檢監察部門先后對新調整、提拔的4名中層干部、12名助理檢察員、新招錄的15名工作人員進行了廉政談話教育,及時打好廉政“預防針”。積極開展檢察長上專題廉政黨課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警示教育活動。二是創新廉政教育方式。今年以來,該院紀檢監察部門以廉政“微電影”“微卡片”“微窗口”“微格言”“微信”等教育形式,開展“微宣傳”助推廉政教育;在全院干警中征集廉政格言、警句,專門印制高檢院《檢察人員八小時外行為禁令》宣傳卡片,在院微信公眾平臺設立“廉政警句”“天天學”廉政窗口,累計編發7期《川檢清風》廉政教育電子期刊,全院干警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廉潔自律意識。
主動落實主體責任。落實“第一種形態”,關鍵靠各級黨組織及領導干部。該院黨組和檢察長、分管院領導、部門負責人嚴格履職,主動落實主體責任。一是層層傳遞壓力把主體責任扛在肩上。該院黨組在年初召開的領導干部述職述廉大會上,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并研究制定了有關《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實施辦法》《區檢察院2018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清單》,對黨風廉政建設和自身反腐敗各項工作,明確分管領導、牽頭部門,并層層進行延伸細化。該院檢察長、分管院領導、部門負責人對照責任內容,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二是壓實責任把“第一種形態”抓在手里。年初該院檢察長、分管院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責任書》,組織全院干警簽訂《干警廉潔自律承諾書》,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網絡。平時,該院領導班子成員在民主生活會上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檢察長在每月召開的院務會上必提黨風廉政建設要求;部門負責人每季度向檢察長和分管院領導匯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情況;院領導經常與部門干警開展廉政談心談話。
積極發揮監督“探頭”作用。該院紀檢監察部門按照“三轉”要求,聚焦監督執紀問責,強化“探照燈”思維,堅決克服畏難情緒和“好人主義”,嚴格落實監督責任。一是常態化開展紀律作風監督檢查。該院認真執行《院領導輪值巡查制度》,每周由1名班子成員帶領監察、政治處、辦公室、計財科室干警,在全院范圍內開展紀律作風巡查。今年來該院紀檢監察部門針對節假日值班、公車管理使用、會風會紀等開展監督檢查10余次;先后對重要干部任免的“三重一大”事項開展監督活動2次。二是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該院充分運用監督執紀的“第一種形態”,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堅持抓早抓小,突出在早發現、早提醒,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有效防止苗頭性問題演變成違紀違法問題。今年來,該院紀檢監察部門在一樓大廳電子屏“檢務督察”欄進行通報批評2次,對相關干警及時開展了廉政提醒談話、誡勉談話。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