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龍都網訊(周口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昂)
河南省人大代表于健現任鄲城縣人民醫院院長。在20余年的行醫路上,他深刻體會到農村患者就醫的不易,及農村患者因病致貧的艱辛。他把佑民健康作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標,為人民群眾的健康躬耕杏林。通過不懈努力,他帶領全院1000多名醫務工作者為當地百姓打造了堅實的健康平臺。
在鄲城縣人民醫院對口幫扶鄲城縣宜路鎮大楊洼村后,于健要求醫院將幫扶工作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相結合,加強資源整合利用,多措并舉,提高大楊洼村人口的整體健康水平。2017年以來,醫院先后出動大型流動醫院車10輛次、抽調臨床醫師300余人次,為大楊洼村村民進行義診,免費發放藥品1萬余元。同時,醫院設立了扶貧專用窗口和扶貧專用病房,貧困患者優先檢查、診療、取藥、化驗,享受最優最快的醫療服務;住院采取“先診療后付費”結算機制,大大減輕了貧困患者的費用負擔。
自醫院開展幫扶工作以來,全院120名黨員干部與貧困家庭結對,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截至目前,全村54戶貧困戶(除4戶政府兜底外)已成功脫貧49戶。現年77歲的楊榮修是大楊洼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他患有慢性腸炎多年,經常出現血便、膿便,需常年服藥,屬因病致貧。于健了解其情況后,當即決定:“楊榮修一家由我來幫扶。”說干就干,于健立即成立了包括孫金偉、劉衛華在內的三人幫扶小組,為楊榮修量身定制脫貧方案。作為內科醫生,于健親自為楊榮修診察,并請來專家會診,經過幾個月的治療,楊榮修的病情明顯好轉,癥狀基本消失。隨后,于健向楊榮修兩口講解國家扶貧政策,幫助其樹立脫貧信心,并為他們翻修了房屋,購買了20多只雞苗、2只羊羔,請來專家指導養殖、繁殖,保證楊榮修兩口在輕體力勞動下增加收入。2018年1月,經縣扶貧辦評估考核,楊榮修一家成功脫貧。
為改善大楊洼村人居環境,于健與院領導班子商議后,投資近10萬元,修建了一座惠民橋;在村主要街道安裝了51盞路燈;制作墻體宣傳畫40余塊,刷寫宣傳標語20多條。在于健看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先后邀請縣畜牧局、林業局、農業局專家舉辦蘑菇種植、家禽養殖、農業增收等培訓班共5期;并對廢棄坑塘進行開發利用,組織貧困戶開展集體經濟養魚項目,年底分紅。
于健深知,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農村人口貧困的主要原因。他說:“作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醫生,不僅要為病人除疾祛病,更要為群眾排憂解難,在保障醫院各項工作正常運轉的同時,我院將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精準扶貧、健康扶貧工作中去,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帶領更多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路。”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