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白山區:生態環境改善吸引野生虎豹回歸安家
新華網長春11月12日電 記者 高楠
在吉林省東部長白山區生活了大半輩子的穆彥軍,過去以打獵為生。他回憶說,小時候和父親進山打獵從不空手而歸,還與黑熊、東北虎狹路相逢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進山就很少看到野生動物,更別提虎豹了。“林子靜得讓人心寒?!彼貞浀?。
如今,穆彥軍放下了獵槍,成為汪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名巡護員。
在生態系統中,虎豹處于食物鏈的頂端,被稱為旗艦物種。它們的存在意味著生態系統的完整。自上世紀50年代起,由于森林被過度采伐,生態遭到破壞,東北虎和東北豹逐漸在長白山區消失,幾十年不見蹤跡。有專家甚至認為,野生東北虎已經在中國絕跡。
今年6月15日,一只成年東北虎帶著一只小虎獵殺了位于吉林省琿春市春化鎮上草帽村的11只短尾寒羊?,q春市林業局動保科科長楊軍介紹說,近年來,東北虎造成財產損害事件呈逐年遞增的趨勢。今年以來,琿春市境內東北虎造成財產損害的事件共發生80起,損失牲畜120多只。
據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長白山林區東北虎數量為11—13只,東北豹數量在15只以上。到2014年底,北京師范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團隊在長白山區共監測到野生東北虎27—28只,東北豹42只,并發現了幼虎和幼豹。
這表明,隨著長白山林區野生東北虎、東北豹保護工作的逐步加強,區域生態環境逐年恢復。東北虎、東北豹正在長白山林區繁衍生息,且種群不斷擴大。
禁獵、保護天然林、恢復植被、生態移民……十幾年來,從長白山森工集團到延邊州政府,再到吉林省政府,都在不遺余力地為虎豹營造生態家園。
近兩年來,結合棚戶區改造等工程,汪清保護區已陸續遷出2000多戶人家。在汪清蘭家林場,除場部職工外,已經沒有住戶。場長李健民告訴記者,蘭家林場的森林覆蓋率已達98.2%,以蘭家為中心,方圓近30公里的“無人區”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為活動對東北虎豹的干擾,成了真正的“虎豹之鄉”。
為了加快有蹄類動物種群的恢復速度,汪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過與國際組織和科研部門合作,購買了一批人工飼養的馬鹿、梅花鹿,在保護區內進行野外馴化后放歸森林,促進野外繁殖種群的增長。
“每到大雪封山后,雪地上隨處可見動物的爪印和蹄印,不時能看見狍子成對兒地跑過林道?!蹦聫┸娬f。
吸引虎豹安家,還要有足夠的獵捕食物來源。汪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國家林業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東北林業大學共同開展了“虎友好型森林撫育工作”,在進行森林撫育時,保留野豬、馬鹿、狍和梅花鹿等有蹄類動物可食植物的枝條,為生活在遠東地區的東北虎、豹遷徙擴散構筑了一條天然的生態廊道。
虎豹的回歸,也給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帶來了更大的壓力。為保證虎豹安全,汪清林業局、保護區每年共同開展清山清套專項活動,嚴厲打擊下套、投毒、網捕等違法行為,并引入SMART反盜獵巡護管理系統,成立了5支巡護隊伍,在保護區內開展日常巡護工作。
原來曾和穆彥軍一起打獵的伙伴如今也大多加入了護林的隊伍?!斑@幾年都沒人進山捕獵,大家慢慢都明白了保護動物、保護自然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蹦聫┸娬f。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